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公司要闻 【榜样在身边】用技术“说话”-pg电子官方

【榜样在身边】用技术“说话”

——记水电七局2023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董树荣

发布日期:2024-04-22   信息来源:二分局   作者:曹依伦   字号:[ ]

一身略微褪色的蓝色工装,头发里掺杂着几丝显眼的白色,有着西北汉子的豪爽和热情,这是大家对董树荣的第一印象。

1994年出生,水电七局南宁抽蓄项目部副总工、工程技术部主任。心细果断,注重效率,工作九年,从“职场小白”成长为“技术专家”,练就务实肯干、敬业奉献的工作作风,用实际行动彰显先进风采。

按下“提升”快速键

2015年,从河海大学毕业的董树荣来到中国首个海岛绿色抽蓄电站——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成为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项目位于海南黎母山深处,“热情似火”的骄阳,长时间滂沱的大雨及复杂的地质条件是大家眼中的“拦路虎”。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总是第一位出现在施工现场,工程推进的每个重要环节,都有他的身影。为迅速提升现场业务水平,他严谨求实,在每次施工前反复熟悉技术交底书和施工方案,遇到重要工序就要查上三遍。

“现场技术员只有把所有工序的技术难点和操作程序了然于胸,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董树荣用了三个月,全面把控现场施工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他始终对抽蓄电站的技术保持满腔热情,任何有关技术的小问题都会被他记录在册,只要有时间就会反复研究琢磨,每每遇到疑惑,便向入行多年的老师傅虚心请教。

“千万不要小瞧施工现场的任何一个人,多向他们学习,真的受益终生。”如今的董树荣依旧保持这样的习惯,正是常年的勤学多问、日积月累,让他拥有足够的技术储备。

攥紧“攻关”强拳头

2017年7月,已有两年抽蓄电站建设经验的董树荣转战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这个工程来头可不小,是当时国内核准建设单机容量最大、钢筋混凝土衬砌水道静水头最高、埋深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施工难度极大,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也是各色各样。

初到阳蓄电站项目,面对“800米水头”“10兆帕高压灌浆”“高压电缆洞36度长斜井”“400米级超深竖井”等难题,董树荣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定要把海蓄项目积累的丰富经验运用于此。

阳蓄电站项目高压电缆洞斜井长250米,斜井地质主要以花岗岩为主,岩石强度较高,且倾角36度。反井钻机在这种条件下其钻杆在重力方向的分力会加大,导孔会更弯,钻机反扩扭矩也会随即增大,施工过程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突出。

为啃下硬骨头,董树荣积极参与技术攻关,对着方案反复查看论证,着重对导井反扩钻机、钻具受力特征等进行分析,和同事们不知熬了多少个大夜,共同研发出了水平抗滑机座,并在施工过程中配置双液压驱动马达,辅以稳定轴承、液压支撑底座……这些适应性改造突破了反井钻机缓倾角的适应范围,使得工程顺利安全实施。

握牢“提速”方向盘

广西南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董树荣参建的第三个抽蓄项目,他也从技术员蜕变为项目副总工、工程技术部主任,虽然已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技术,但面对17个月移交地下厂房工作面的任务,他心里也在打鼓。

“能不能干好?”“会不会辜负领导的信任?”

“当时,我向领导表达了这份隐忧,经过领导的开导、支持,同事的理解、配合,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董树荣回忆道。

面对挑战,董树荣和同事们绞尽脑汁找方法,废寝忘食做实验,积极推进厂房快速施工工艺研究及运用。

地下厂房边墙原本的支护方案是“钢筋挂网 喷混凝土”,这种方式需要大量人工作业,施工进度慢且安全风险高。董树荣提出,将支护方案优化为“喷聚丙烯混凝土”,采用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不仅保证施工安全,还节约工期45天。

“那段时间,他很少回寝室睡午觉,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在工位上眯十分钟,真是‘充电十分钟,精神八小时’。”同事们打趣道。

付出总会有收获。2023年12月28日,广西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全部开挖完成,正式向机电安装移交工作面,并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董树荣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今年我就三十岁了,都说‘三十而立’,我将继续发挥技术特长,为高质量履约再立新功。”董树荣目光坚定。(责任编辑 焦曼曼)


董树荣(右)在和监理沟通







网站地图